世界文旅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搜索信息

西林沙糖桔推介会在山东济宁举办


横线.png

12月8日至13日,由中共西林县委员会、西林县人民政府和当地中共委员会、人民政府主办,西林县农业农村局、西林县商务局、金乡县商贸物流区管委会、凯盛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广西西林毋波源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耀中科技控股(北京)发展有限公司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广西秉承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2019年西林沙糖桔专场推介会在山东济宁金乡、四川成都举行。推介会上商贾云集,宾朋满座,西林县相关领导对2019年西林沙糖桔产业情况作了推介发言,西林有关供销方均就促进西林沙糖桔与山东济宁、四川成都市场的产销对接做了表态发言。随后,“2019年西林沙糖桔推介活动”正式启动,将活动氛围推向高潮。会上,大家一起品桔子,叙友情,谋发展,求共赢。前来品尝和洽谈的客商络绎不绝,对沙糖桔的赞誉声不绝于耳。

西林县政协主席李正荣同志、副县长农海燕同志率队参加本次西林沙糖桔专场推介会。通过山东济宁金乡、四川成都专场推介会,进一步提升西林沙糖桔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竞争力,整体打造“西林沙糖桔”品牌,把西林沙糖桔品牌发展战略引向深入,以此提高西林沙糖桔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拓宽西林县沙糖桔农产品销量,带动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脱贫。

西林县位于广西最西端,地处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是广西西进和云贵东出的主要门户之一,具有“一肩挑三省”的独特区位。全县总面积3020平方公里,有壮、汉、苗、瑶、彝、仡佬6个世居民族,总人口16万人。西林县先后荣获“中国沙糖桔之乡”“中国桫椤之乡”“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广西园林城市”“广西休闲渔业示范基地”等称号。西林水牛及西林沙糖桔、西林麻鸭、西林姜晶、西林火姜分别荣获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是广西获此殊荣最多的县份。

西林地处云贵高原余脉,平均海拔约800多米,土壤多属酸性,土层深厚、疏松、湿润、肥力高,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森林覆盖率达76.84%,光热充沛,年平均气温19.1℃,无霜期358天,降雨量1086.2毫米,日照时数1594.8小时,10-12月份平均昼夜温差10.6℃。西林县独特的气候、地域和优良的土壤环境条件,非常适合沙糖桔生产,造就了高海拔地区西林沙糖桔高产优质的特性。

西林沙糖桔是高寒山区优质水果,其果实扁圆形,大小适中,果皮橙红色、富光泽,果皮薄,果汁含量丰富,果肉质地脆嫩、化渣、味浓甜,口感好。果实总糖(以葡萄糖计)含量11.8%,灰分含量0.25%,蛋白质含量0.88%。蛋白质、总糖分别比其他地方的沙糖桔高出0.06%、0.5%,灰分(代表果肉纤维)低于0.03%。因此,西林沙糖桔比一般沙糖桔质量更优良、营养更丰富、味道更香甜。

广西西林县是国家贫困县之一,隶属革命老区百色市,是典型的老少边山穷的山区县。多年前,由于地处边远,交通不变,群众思想观念比较落后,生产方式基本上还是属于自产自给,收入主要靠出售生姜、桐果、茶叶等零星的农副产品换取生活用品,年人均收入不足1000元,贫困人口众多。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历届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大力引导下,西林县群众积极转变思想观念,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下力气调整出一半的好田好地种植沙糖桔,通过优质水果的种植,带领农民奔向致富路。经过全县上下十多年的艰苦奋战,如今西林沙糖桔产业已初具规模,成为西林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目前,西林水果种植面积累计达19.3万亩,预计全年沙糖桔投产面积12.5万亩,产量达超26万吨,产值达到16亿元,覆盖全县8个乡镇,全县人口约16万。人均拥有一亩以上沙糖桔,是全国农民人均种植水果面积最多的县份之一。小小沙糖桔为西林县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撑起了一片天。

该县广大农民靠种植沙糖桔走向致富路。有了以沙糖桔为主的水果产业助力,西林县2018年实现15个贫困村出列、2367户10126人脱贫,全县贫困发生率降至2.61%,实现贫困县脱贫摘帽任务。沙糖桔成为当地群众名副其实的“脱贫致富果”。因果品质量上乘,西林沙糖桔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西林也被命名为“中国沙糖桔之乡”。目前,西林县已经成为桂西北山区最大的沙糖桔生产基地。现在该县的沙糖桔享有盛名,已经卖到北京、上海、深圳、长沙等全国各地。

西林沙糖桔不仅闻名遐迩,其地名也同样赫赫有名。

在春秋战国时期,西林地域就在部落联盟的基础上形成了壮族先民建立的方国实体句町国,1969年出土的汉代铜棺、铜鼓,向世人展示了句町古国灿烂的青铜文化。1856年发生的“马神甫”事件(又称“西林教案”),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之一,展示了西林人民勇于反抗外辱的爱国情怀。清末民初,西林那劳岑氏家族出了岑毓英、岑毓宝、岑春煊“一门三总督”显赫一时,是近代具有较大影响的风云人物。至今在那劳镇当地还保留着完整的岑氏古建筑群,被列入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西林县生态优良。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全县98%的土地面积是土山区,是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中的桂西北山地常绿阔叶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6.84%,2016年被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全国生态文明工程示范试点县”。

西林县物产丰富。出产的西林沙糖桔、麻鸭、火姜、白毫茶、灵芝、薏谷、铁皮石斛等土特产品因生态、有机而名闻区内外。西林沙糖桔、西林麻鸭、西林姜晶、西林火姜通过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成为西林生态农业的一张张亮丽名片。

西林旅游文化多姿多彩。有岑氏古建筑群——那劳宫保国家4A级景区,也是我国桂西北地区保存规模最大、保留最为完整的土司建筑群;保存完好的壮族干栏式建筑群——那岩古寨;烟波浩荡、壮阔旖旎的高峡平湖——万峰湖;千姿百态、神奇壮观的溶洞——八行水源洞、周邦洞群等自然景观。有壮家“三月三”、苗寨“跳坡节”、瑶村“盘王节”、彝乡“火把节”等少数民族节庆活动,“唱娅皇”、“龙崖外”等原生态民族文化依然完好传承。驮娘江畔至今仍完整的保留着“女娶男嫁”的“欧贵”婚俗文化,被专家们喻为“驮娘江畔的女儿国”,句町古国故地正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近年来,西林县通过政府搭台,经济唱戏,每年举办沙糖桔茶叶产业文化展示周,隔年举办句町艺术节,深入挖掘当地民风民俗文化、句町历史文化,普及沙糖桔、茶叶产业知识,发展生态旅游,大力宣传沙糖桔产业。同时,县四家班子带头走出机关,作为推销员,先后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长沙、西安、贵阳等各大城市进行农产品推介展销,提高西林沙糖桔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在2018年11月的湖南长沙推介上,完成了1亿3911公斤的预售量。在2019年11月20日的西林沙糖桔开市日当天,仅从广西西林泰源果业开发有限公司发往全国各地的西林沙糖桔就有28车300多吨。目前北京新发地、湖南红星大市场、家乐福等企业已到西林县进行水果收购,优质沙糖桔每公斤收购价达10.4元。

新时代,新发展。今年,西林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落实党中央三农政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柑桔产业高质量发展。按照“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确保可持续”的要求,紧紧围绕“决战贫困,决胜小康”全县脱贫摘帽目标。在产业扶贫上通过创新实施“4510”工程,实现户村稳定增收;实施产业发展55模式、力争产业覆盖100%;发挥金融杠杆作用,利用“沙糖桔流通贷”、“沙糖桔贷”撬动产业发展;利用深圳帮扶资金扶持深度贫困乡镇发展产业;加大蜜蜂养殖规模,推行无产业贫困户发展蜜蜂养殖等举措,该县扎实推进脱贫攻坚产业扶贫各项工作。

以发展农业产业为主的西林逐步形成了以沙糖桔、茶叶、油茶、蜂蜜为主导产业的一批特色优势产业。目前,全县以沙糖桔种植面积为主的优质水果有19.3万亩,茶叶11.83万亩,油茶11.03万亩,生猪8.3523万头,杉木132.7万亩,蜜蜂22892箱,优质稻3.5万亩。产业扶贫是确保贫困户稳定脱贫的根本手段。西林县目标是实现产业全覆盖,村村有合作社,确保户户有增收,2019年有望出列9个村、脱贫868户3161人,贫困发生率0.41%。

生态是西林最大的资源和优势。“十三五”期间,西林坚持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城镇、生态文化、生态旅游“五个生态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发展特色产业,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建设美丽宜居幸福的“八壮八美”西林,与全国全区全市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文章分类: 国内图文热门资讯
分享到: